新闻资讯 News

张正红:把握新要求 迈向新时代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 2018-06-20

来源: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正当四川全省深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之际,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行业从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助推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准确把握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思考谋划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不断增强建筑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去年,四川省建筑业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在量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组织模式落后、市场主体活力不够、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矛盾仍然很突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找准短板弱项,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全面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规模大、产业结构合理、创新驱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和贡献突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支柱产业,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标准、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建筑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当前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过程中,建筑业必将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相继出台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助推建筑业转型发展,使建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

  二是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2017年年底,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8%,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54%。“十三五”期间,全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113万套,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计划开工1000公里,成都市将建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500公里以上,这都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新市场。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国内外涉及“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大规模开启,为建筑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和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引擎。

  四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建筑业发展已达成共识,全社会对建筑业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人,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落实,一些具备竞争实力的建筑企业脱颖而出,新一轮建筑业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完成四个转型



  一是要从“数量取胜”转向“质量取胜”。四川建筑企业“多、小、弱”特征明显,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要鼓助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力度,扶持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努力打造“川建工”  品牌。

  二是要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四川建筑业大而不强,市场同质化竞争过度,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建筑业要走转型发展的路子,适应市场斋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和新兴领域拓展,形成“突出主业、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力要素的数量红利和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行业发展面临的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的不足问题已经显现。要加快新旧动能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建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创新的优势和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四是要从“粗放发展”转向“绿色发展  。建筑业粗放发展方式突出,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传统的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绿色发展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倡低碳建造工艺、技术和材料,坚持绿色施工,降低建筑产品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势在必行。



推动四川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一是扶持企业做优做大做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充分发挥企业的内生动力,主动对标国内外一流企业,激发主体活力,培育一批在规樸、品牌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向国家重点投资领域拓展,建立重点扶持骨干企业名录,精准制定重点企业扶持政策,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建筑强市”、“建筑强县”、“建筑强企”  创建活动。加快转变建设组织模式,开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行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促进行业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筑企业加强工法研兖,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

  二是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率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鼓励新建商品住房采用装配式建造。加大政策扶持,创新监管机制,完善覆盖设计、部品部件生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开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质保能力评估,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品目录,提升部品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向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跨界转型,培育和扶持一批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

  三是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效益

  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加大对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质量安全事故责任企业和责任人。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 引导企业推广质量行为标准化管理、实体质量标准化控制和过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强化“隐患就是事故”理念,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理,实现隐患排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行为。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建立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鼓励各地出合和落实优质优价、优质优先奖励政策,打造四川工程质量品牌。

  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队伍。鼓励职业院校优化建筑类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行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标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加快建筑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管理。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加大对建筑实用技能的培训,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型。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全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保护,  让建筑工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五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好驻外办事机构“窗口”和“桥头堡”作用,加强与重点省市交流和市场动态研判,通过组织推介会、洽谈会等方式,为“走出去”企业牵线搭桥,支持企业紧跟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开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筑市场。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和支持建筑企业引进和培养外向型专业人才,通过“靠大联强”、“借船出海”等途径,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加强对“走出去”企业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项目咨询、风险提示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六是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活力。

  建筑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创建一个竞松有利的政策环境。优化招投标监管,将事前监管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优质优价,防范恶意低价投标。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鼓励民营企业“抱团发展”。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和再造审批流程,合并和清理审批条件,压缩审批时限。加强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推行以企业为单位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优先采用工程担保保函、银行保函、建设工程保证保险等方式缴纳保证金。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省建筑市场责任主体“黑名单”制度,强化信用信息在资质许可、招标投标、监督检查、工程担保、评奖评优等环节的应用,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机制。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1 - 12 - 09
近日,成都武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四川新瑞建筑工 程有限公司) 荣膺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25 部门联 合授予的 2021 年度四川省 “诚信企业”称号。信用评价是 对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社会责任能力等方面的一个综 合评价。获此荣誉是公司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体现,更是 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对我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和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高度肯定和鼓励。成都武侯建工成立 17 年以来,始终秉持高标准、高质量、高口碑的工作理念。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拓创新,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勇担社会责任,为推动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贡献企业新力量。
2021 - 08 - 23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以下简称《指南》),对公园、物业项目部、建筑业等85类场所、单位和人群提出了明确的防护要求。其中,针对建筑业,《指南》提出: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单位入口处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加强办公区域、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和员工宿舍区的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
2021 - 08 - 05
连日来,疫情变异病毒再次上演,牵动着我们所有新瑞建筑员工们的心。在公司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全公司上下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防控指示,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了这场疫情抗击战中。在公司工程管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针对此次疫情的到来,进行应急预案升级,人员分工明确,加大了项目出入口的管控,把防控工作管理落到实处,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建筑工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此次疫情的来袭,公司工程管理部要求各项目部实施了职工动态信息“日报制”,对施工区域出入口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和体温测量登记,认真查看健康码、行程码、设置了项目场所码登记,对办公区、职工宿舍、民工食堂等公共场所、办公设施...
2021 - 08 - 05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施工也进入了一年的黄金季节,处于项目施工一线的工人们,在露天作业时,挥汗如雨,体能消耗非常快。工人们的防暑降温工作,深深的牵动着项目部领导的心。为保障现场操作工人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瑞庭熙岸项目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把一线员工的防暑降温工作做到实处。                         在项目部领导的安排下,项目部管理人员每天都为一线工人送去防暑降温药品--藿香正气口服液、降暑茶水等。工人们晒得黝黑的皮肤,被汗湿透的衣服,手里捧着我们送上的防暑降温药品,激动地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关心我们啊!”。通过开展此次项目部夏日送清凉活动,很大程度的保障了项目班组员工的安全健康,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Copyright ©2018 - 2019 四川中洲嘉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武侯区西部智谷B区6栋2单元302室

电话:028-6757 7286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邮编:330520